提及誠信問題,微商難以令人滿意?!?017中國信用小康指數”調查結果顯示,31.6%的受訪者完全不相信微商推銷的商品質量;42.1%的受訪者只相信自己朋友推薦的商品;認為市場上也會有值得信賴的微商的受訪者只有21.1%;另外,認為微商推銷的商品與市場上的商品差不多,并在使用的受訪者僅有5.3%。
“看到周圍有朋友因為做微商賺了錢旅游,心里那叫一個羨慕嫉妒恨呀,于是跟隔壁寢室有微商經驗的妹子套瓷,讓她把上家介紹給了我?!睋榻B,一開始,上家保證得很好,劉丹下單,上家發貨,完全不會囤貨。并且經過大概兩個月時間的朋友圈刷屏,慢慢積累了一些客戶,生意也有了一些起色。
然而,從第三個月開始,悲慘的日子來了——買家反映,“一箱貨里80%都是壞掉的?!背霈F質量問題,劉丹迅速與上家溝通退換貨問題,經過協商,雙方決定由劉丹再進一千元左右的貨,上家將所購商品與買家退換貨所需商品一起發給劉丹。
“但是,我交了錢后,只等來了半箱貨。再聯系上家,發現已經被拉黑了?!眲⒌み煅手嬖V記者,她現在已經完全不知道應該怎么辦。
“誰的朋友圈沒有幾個開微店的朋友?!比缃?,只要打開微信,總能看到一些朋友在朋友圈中推廣自己的商品,從衣服、包包到護膚美妝,從零食小吃到烘焙、私家菜,風生水起的微商已經滲透人們的生活。
“2017中國信用小康指數”調查結果顯示,八成受訪者都曾被微商廣告刷屏,其中最為普遍的三類產品分別是護膚及化妝品類產品、衣物及鞋子,以及電子產品。
而中國互聯網協會微商工作組的數據同樣證實了這一點: 2016年,微商行業總體市場規模已超過3600億元,全國微商從業者高達1535萬人,并持續呈高速增長態勢。
不過,與之爆發式增長成正比的是,微商平臺上查獲的假劣商品等案件也越來越多,一度成為“不誠信”的代名詞。
自誕生之日起,微商便成就了無數個銷售神話。作為“微商先行者”,俏十歲曾創下了產品上市一年銷量突破4億元的佳績。但伴隨著品牌的一夜爆紅,樹大招風,“高仿”暢銷品的現象層出不窮,俏十歲頻頻上“黑榜”。對此,俏十歲有苦說不出,“從央視曝光,到調查澄清,到再曝光再澄清……周而復始,屢次無故躺槍,如何保持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無奈之下,這個微商界的佼佼者,毅然決然地退出了自己開拓出的這塊陣地。
不過,市場依舊不平靜。近日,又曝出微商不誠信報道:號稱中國最大的微商集團摩能國際被指涉嫌,“10萬代理集體訴訟被騙100億”的消息一時間在網絡瘋傳。據該報道稱,摩能集團以吸引代理商打款進貨為主要模式,從高至低分為官方核心、大核心、小核心、總代、皇冠、鉑金和天使7個代理級別,逐層發展下線,級別不同,相同產品的進價不同,中間的代理商靠差價掙錢。以其產品“棒女郎”為例,根據去年8月漲價后的標準,繳納600萬元代理費即可成為“官方”級別,每盒進貨價格僅為30元;入門級別“天使”則只需交640元代理費,每盒拿貨價80元。如果只是代理費和進貨價格的差異,事情也本可以得到皆大歡喜的結局。但關鍵問題在于,貨品質量參差不齊,代理商根本難以銷售,卻又退貨無門。
目前,摩能國際已就此事發表聲明,予以否認,但因聲明中提及此事為昔日代理“造謠生事”,“涉傳”劇情走向愈加撲朔迷離。
微商誠信問題暴露于此,卻不止于此,浮出水面的只是冰山一角。來自中國消費者協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網絡消費不滿意率排行中,微商以5.6%的比例居首位,涉及網絡投訴的案件高達29856件。
泥沙俱下,微商遭遇信任危機?!?017中國信用小康指數”調查結果顯示,影響人們是否決定購買微商商品的眾多因素中,人們最在意的還是質量問題,85%的受訪者將之視為影響自己做決定的首要因素。但問題在于,31.6%的受訪者完全不相信微商推銷的商品質量,也不會去購買;42.1%的受訪者只相信自己朋友推薦的商品;認為市場上也會有值得信賴的微商,并且愿意嘗試的受訪者只有21.1%;另外,認為覺得微商推銷的商品與市場上的商品差不多,并且在使用的受訪者僅有5.3%。
對此,微商顧問張楚分析認為,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在入行門檻與運營成本雙低的條件下,早期大量在校生、畢業生以及家庭主婦涌入了微商戰隊?!凹葻o從商經驗,也沒有企業運營知識儲備,可想而知與這樣的商家談及完善企業建設思路和系略規劃的難度系數有多大,這就導致后續服務支撐和規范管理難度增加,最終只能任團隊自由發展?!?/p>
張楚告訴記者,即便當前微商面臨很多非議,仍有大量的學生想要做微商?!叭ツ晟习肽?,人人網曾對大學生進行過一項網絡消費態度調查,結果顯示,60.7%的學生表示未來會考慮做微商?!?/p>
由于從業群體中的多數人員沒有經過系統培訓,平臺對他們也沒有確切的考核標準,很多時候只能依靠自我摸索或參照商家指導去做,而大部分商家的指導目標就是完成產品轉移。于是暴力刷屏,引爆病毒式傳播,進而抓取概率便成為微商理念中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同時,在北京市食品藥品稽查總隊網監大隊隊長李旼看來,入行門檻低也致使部分缺乏正確道德標準的不法商家混跡于早期的微商行業,“他們更多考慮的是快速實現營銷目標,因此極其容易進入模式的怪圈?!?/p>
微商商家大多不懂得可持續經營,商品質量缺乏衡量標準,最終出現諸多“一錘子買賣”,引發負面事件。
縱覽諸多案例,人們不難發現,質量不過關是導致“一錘子買賣”的導火索,而欠缺售后服務則是壓死微商的最后一根稻草。首先,當商品出現質量問題時,很容易被熟人關系消化掉。其次,絕大部分微商產品是個人到個人的傳遞,而個體往往不具備售后服務能力,因此“小問題拖延解決,大問題不予解決”的現象層出不窮,因為單筆交易金額數目不大,許多消費者最終只能自認倒霉。
李旼向記者坦言,由于微商兜售的商品是通過“朋友圈”這樣的社交平臺傳播,即使警方收到舉報,以現在的行政手段,調查取證難度也極大。
另外,微商的不誠信行為還體現在成交量作假?;ㄥX雇水軍刷好評早已不是新鮮事,微商們更多采用的是朋友圈成交聊天記錄曬圖。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微商告訴記者,她從事微商近兩年,雖然自家產品不錯,但是萬事開頭難,創業之初銷售業績遲遲上不去,于是頂層商家便扮演消費者與她互通微信,她再將聊天截圖發至朋友圈。她的下級經銷商不明,把他們的聊天記錄又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如此往復循環。
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微商表示,雖然無奈,但這確是個簡單有效的辦法。據她透露,有些微商甚至申請多個小號,上演一出自賣自買的鬧劇。
一邊是迅速崛起,一邊是惡評不斷,微商應該何去何從?中國互聯網協會微商工作組秘書長于立娟呼吁健全與微商相關的法律法規。她認為,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約束是造成微商行業“野蠻生長”態勢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據近年來對網售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的監測、打擊經驗,李旼透露,為了逃避法律制裁,如今犯罪嫌疑人在知曉其所售商品為假藥或有毒有害食品的情況下,通常不會直接在網頁上進行宣傳,而是轉至私密屬性高的閉環戰場,例如微信、QQ等,通過網絡通訊工具與客戶溝通,達成意向后再以購買其他產品的名義付款交易。因此,他認為,改善微商誠信問題,不僅要依靠相關法律法規,更應該由微信平臺制定相關規則,譬如審核商家銷售資質。
對此,騰訊CEO馬化騰曾給出正面回應,他表示,消費者維權、平臺運營管理等問題是任何一種新商業模式崛起、發展、壯大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從“微商”的發展態勢來看,運營不規范等問題如今已有所改善,騰訊方面一直在竭力通過技術手段協助相關部門監管,幫助消費者更好地辨別商家的誠信度。
據馬化騰透露,對于經營模式有漏洞的店鋪,騰訊通常會及時制止,但從現行法律法規來看,騰訊并不能單純依據大數據就對店鋪進行罰款或關停處罰,“我們曾經報過案,但公安系統表示現在這些店也沒有真的卷款潛逃、沒有真的違法,警方和我們都很無奈”。
馬化騰直言,有時就像在街上看到騙子也只能是舉牌提示大家一樣,“希望未來在立法和管理上,能有更清晰的方案,我們堅決執行”。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副主任阿拉木斯也是深有同感,他表示,微商是否有法必依,監管部門是否能夠做到違法必究,還有很多難題亟待解決。比如,平臺到底應該承擔怎樣的社會責任和法律責任,還需進一步明確,大量微商沒有遵循基本法律要求,“零門檻”進入網絡社交平臺,并在其上大量銷售各類真假難辨的食品藥品,平臺應該如何加以約束等。
此外,微商誠信體系的建立離不開多方共同努力。多位從業者呼吁,對于產品廠商而言,公司要合乎工商管理制度,產品要符合國家質量檢測標準,品牌化發展。微商平臺要積極從技術角度建立管理制度,疏通有效信息,制止不良信息,建立健康的環境。消費者一定要理智購物,提高維權意識,有問題堅決投訴,促進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