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是一個很神奇的現象,一邊在鄙視,一邊在打壓,一邊在瘋狂生長。到底是什么讓微商這個行業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
說起微商,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假貨、、。天天刷爆朋友圈,參加各種微商大會,炫富炫收入,還有經典段子“恭喜XXX喜提瑪莎拉蒂!”
曾經的微商如過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唯恐避之不及,同時國家也出臺政策打壓微商。偶然間發現一個好友開始做微商,心里頓時升起鄙視鏈,她怎么也開始做微商了。
微商一直在被大眾所鄙夷,但不可否認的是,微商人群已經變得越來越龐大。以前朋友圈可能是或多或少的有微商,現在誰的朋友圈還沒有微商。特別是經過這次突然爆發的新冠疫情,發現什么行業都不能掙錢,就微商能掙錢。突然間變成了人人爭先恐后的爭做微商,生怕落后再沒有了上船的機會。還因此產生了一個新詞匯,“隔離經濟”。
微商從2013年興起,直到今天,一個飽受爭議的行業,在打壓中越做越大。同時間,看看我們的互聯網創業熱潮,團購、O2O、直播、共享單車、互聯網醫療、P2P、智能硬件、VR、比特幣……從一切都可o2o到萬事皆共享,風口來時一擁而上,泡沫破時一哄而散,過境之處一地雞毛。
當然我不排除還有很多人看不起微商,還能堅定的保持著鄙視鏈。但不管如何,這就是一個很神奇的現象,一邊在鄙視,一邊在打壓,一邊在瘋狂生長。
毛主席曾經寫過“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一文,如撥云見日般為中國道路指明了方向。今天我以我的淺見,說說“微商為什么能夠長期存在”。
一開始的時候,一些海外代購自然而然的利用朋友圈開始賣化妝品、食品、奢侈品,開啟了朋友圈代購的生意,開創了微商的交易買賣市場,從而產生了商業價值。
2014年,化妝品面膜的元年,微商開始有多層級代理模式。韓束開始試水微商模式,誕生第一個百億微商品牌思埠集團,各種好壞三無產品面膜到處可見,非?;鸨囊粋€市場。
各種非標類別產品,面膜、化妝品、減肥產品、保健產品、內衣服飾等等產品通過微商層級代理模式快速的裂變。
從0成長到銷售過億的產品比比皆是,人傻錢多,速來。開始舉辦首屆微商博覽會,打通微商品牌和微商之間的橋梁。
2016年,中國產業信息網報告,微商行業總體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1819.5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3607.3億元。同時,全國從業人員從1257萬人增長到1535萬人。
2018年,蒙牛、哇哈哈、恒安、達利、南京同仁堂、云南白藥等進軍微商領域,微商開始屬于大品牌的天下,屬于正規軍的天下,開始了微商企業化,企業微商化時代。
2019年,1月1日電商法開始實施。5月3日云集頂著“中國會員電商第一股”的桂冠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有些需求是陽光的,能夠拿上臺面,有些需求是陰暗的,只可意會。微商由于其爆發性的規模,野蠻的生長,所以兼具了這兩者,遭受了很多非議。
中國一年新生兒有一千多萬,0-3歲很多寶媽都會在家全職帶孩子,這部分寶媽數量有四千多萬。加上懷孕的,孩子年齡稍大的寶媽,中國全職寶媽保守估計三五千萬是妥妥的。
全職寶媽,以前只能在家全職帶孩子,沒有收入,每天跟老公要錢花。在拮據的生活條件下,每天忙的焦頭爛額,家庭矛盾頻發。生活半徑越來越小,社交越來越少,生活更顯孤僻。
隨著近幾年消費升級的大趨勢,購買海外產品的人越來越多。代購以前只能帶給很熟悉的親戚朋友,有了微信之后,瞬間晉升為微商代購。
中國行業眾多,就業人口龐大,除了金融、互聯網、建筑設計、廣告、醫生等少數幾個行業,收入相對可觀,每天加班加到凌晨,無暇他顧之外,還有一堆人,每天下班之后無所事事。
微商的出現,讓她們找到了心心念念的副業。足不出戶,一部手機,一個微信,幾百塊錢的投資,立馬就可以開干。
傳統的渠道代理模式在電商的沖擊之下已然失效。電商發展了這么多年,已經成為了每個品牌的標配。但是同業競爭白熱化,在天貓京東的壓迫下,有銷量都不一定有利潤。關鍵還有很多品牌被排斥在天貓和京東的標準之外。
微商這個渠道好,不但沒有平臺的扣點和壓迫,關鍵品牌是自己的,用戶是自己的,渠道是自己的。投資小,見效快,一年銷售額分分鐘上億,以前想都不敢想。
微商在行業萌芽期和成長期由于不規范,野蠻式生長,總有人利用規則漏洞,渾水摸魚。導致很多人只看到了微商的槽點,沒有看到其價值。
微商行業規模2018年7000億左右,2019年預估接近萬億。如此大規模的一個市場,其對社會的價值毋庸置疑。
雖然看起來有點夸張,實際這些全職寶媽就是待業人群,微商讓她們賺得了收入,并且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微商事業當中,廣義的說她們實際已然在就業了。
全職寶媽沒有收入,每天跟老公要錢花。在拮據的生活條件下,每天忙的焦頭爛額,家庭矛盾頻發。生活半徑越來越小,社交越來越少,生活更顯孤僻。對社會和家庭都是極大的傷害,也不利于她們自身。做了微商之后時間和精力有地方消耗,有了努力賺取收入的方式,有了團隊溝通,有了社交。
進化路徑簡單的可以看成是:傳統渠道層級代理模式-》直銷模式-》層級微商模式-》社交電商(平臺微商)模式。
傳統渠道代理模式由來已久,從總代到省代、市代、縣代、零售終端店,層層拿貨,層層批發。越高等級的代理資金要求越大,折扣價格越低。而低等級的代理由于受資金限制和渠道保護政策限制,甘愿用少量的資金拿相對高的價格。
而這種傳統渠道代理+互聯網,就成為了現在微商主流的一種層級代理模式,品牌微商基本采用這種模式。
直銷模式有多種機制,不管什么機制,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些人是靠發展下級來獲取收入的,俗稱返傭。
這個也很好理解,我作為直銷的一員,我努力發展了一個下級,我可以獲得差級收入或者獲得拿貨返傭是很自然的。
微商的兩種主流模式就是以上兩種,當然在不同模式之下還可以進行微創新??梢钥闯?,微商模式不是什么新鮮的事物,不過是新瓶裝老酒。所以,這種模式很容易被大眾所接受,傳播和發展的難度極低。
微商模式發展到2015年,行業混亂,政府開始出手打壓,導致很多人提到微商,避之不及。這個時候平臺微商開始出現,平臺微商更具有互聯網人的氣質,叫微商有點俗。
最先開始叫平臺微商,但是一出去宣傳,大家理解還是微商,這有點不符合氣質。國人對造概念還是有心得的,于是社交電商油然而生。這一下就高大上了,對媒體和資本都拿的出手,說的出口。
還分成會員社交電商、小程序社交電商、微商城社交電商、IP類社交電商、品牌類社交電商、內容類社交電商、分享類社交電商、自營社交電商、S2B2C模式社交電商。這把人搞的暈乎乎的,都是來玩概念的,以前我也是被這些概念給搞暈了,完全沒有究其本質。
拼多多、京東優惠、小紅書等都只能算作偽社交電商,可能人家自己也沒有認為自己是社交電商,都是被你們給宣傳的。
有龐大的需求人群,有眾多提供資源的品牌,有成熟的溝通載體,有便捷的支付方式,有成熟的物流產業鏈。市場規模足夠大,對就業和穩定都有很大幫助,作為一種新型零售方案,利大于弊。微商模式屬于新瓶裝老酒,非常容易被接受。
微商行業雖然能夠被認可,但是其中渾水摸魚,破壞規則的不良品牌和代理還是應該被禁止,電商法的出臺對整個行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開端。